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,出生于大山里的刘中林,从父母给他取名的那一刻开始,注定了他的人生与林业不可分割。
也许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执着,历练于部队里的刘中林,从成为林业工作者的那一刻开始,注定了他的人生与双江不再分离。
出生于1963年4月的刘中林,1981年10月应征入伍,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84年10月退役回乡。近三十年来,一直坚守在娄星区双江乡那一片片葱茏的林地里。
爱岗敬业,耐得烦。刘中林护过林、当过兵、育过苗,任何一项工作,他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、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,全身心投入。当护林员期间,他以场为家,做一名忠实的森林卫士,起早摸黑在山间小道巡护森林;应征入伍后,历任副班长、班长代理排长,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,多次受到嘉奖;在苗圃场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,他认真学习,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,培育出实生五针松、雪松等珍贵苗木品种30多个;从事林业工作以来,认真学习林业政策与法律法规,始终坚守在双江这个偏远的山区。为了掌握林业现状,他走遍了全乡每一个山头,对每个山头的林木状况、立体条件都了如指掌。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期间,双江乡作为娄星区的重点实施单位,两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300亩,涉及到近400个小班。对每个小班,刘中林都去过5次以上,最多的达到10多次。在平凡的林业岗位上,刘中林几十年如一日,爱岗敬业,从无怨言。
护林防火,霸得蛮。双江乡作为娄星区的重点林区乡,森林覆盖率达到64%,森林火灾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而刘中林参与扑救大小森林火灾不计其数。2013年正月初一凌晨三点,原小碧乡高坪村发现火情,可能对双江乡的林地造成威胁,刘中林接到电话后翻身起床,驾车赶往小碧,处理完火情后才回家。吃过早饭,他又开始在全乡进行防火宣传与巡查。上午十一点,他又接到电话涟源方向有山火向坪底村山林燃烧,他急忙赶到坪底村组织村民全力扑救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,明火才被扑灭。而旧火刚灭,新火又起,农新村地段又起火了,他顾不得吃饭,又马不停蹄赶到起火地点,直扑救到下午五点。在大家都准备撒离时,清桥村的火警电话又打来了。大家都劝刘中林先回家吃饭,他说:
“我还挺得住,救火要紧!”当时起火地点火光冲天,情况十分危急,地形复杂,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,才把山火完全扑灭,刘中林整整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。在扑救新加绣花仑的山火中,刘中林还不顾个人安危,把一名60多岁的扑火人员,从火海中营救出来。
项目推进,吃得苦。刘中林永葆军人本色,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,勇挑重任。2016年洪家山森林防火(旅游)通道进行第一期工程建设,施工地段地形复杂,没有现行路线,且有多处岩石地段,作为工作小组成员,刘中林每天坚守在施工一线,严格掌握进度和工程质量,对工程机械准确计时,组织和处理各种矛盾。施工期间,他八十多岁的母亲患了病,施工现场需要他,母亲也需要他,两者之间,刘中林毅然选择了留在工地继续工作,拜托其他亲属代为照顾母亲。他的举动得到了亲人们的理解与支持,他白天坚持在工地,晚上抽时间再去看望和照顾母亲。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奋战,一条宽7米、长64公里的盘山公路按期顺利拉通。目前,第二期工程建设如期展开,刘中林舍小家顾大家,主动请缨,带领一班年青小伙子,继续奋战在艰苦的施工现场。
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为了党的事业,人民的利益,刘中林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默默地无私奉献,赢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赞扬。